今年3月,余杭区发布了《余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稿》,经过半年时间,该规划正式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。这份规划对余杭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,为未来15年的发展提供了指导。
首先,规划确定了余杭区的规划范围,包括5个镇、7个街道,总面积达到942平方千米。规划期限为2021-2035年,预计到2035年,余杭区的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10万左右。
在规划中,余杭区被定位为杭州城市新中心,将承担杭州参与国际竞合、彰显国际影响力的功能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规划中取消了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,转而统筹划定“三区三线”,不再区分城镇化优势地区、潜力地区和生态经济地区。
此外,规划中明确了余杭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。与3月意见稿相比,规划将原来的“一核三片”调整为“新中心主体板块、大良渚板块和大径山板块”。这一调整有利于平衡区域发展,推动西侧经济发展、城镇开发和产业引入。
另外,规划中还提到了苕溪地区的发展。苕溪被纳入了大良渚板块,同时新增了“苕溪文化品牌”,预示着苕溪将迎来一波大开发,尤其是文化产业有望获得更多机遇。
在教育方面,规划中提出了创新型教育设施的建设,包括保留大学5所,新增高中段学校13所,以及15年一贯制学校2所。这将为余杭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。
余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获批,使其成为杭州最大的赢家。未来,余杭区将发挥其作为杭州城市新中心的优势,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。
- 余杭区
-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
- 杭州城市新中心
- 良渚文化大走廊